跳蚤介紹

跳蚤為昆蟲綱隱翅目(Siphonaptera),個體極小、側扁、無翅。成蚤寄生於溫血動物吸血。
臺灣氣候溫暖潮濕,是適合跳蚤繁殖的環境,因此跳蚤在台灣很常見。皮膚上出現整片奇癢無比的小紅點的症狀,都可能都是跳蚤的傑作。尤其是自家或鄰居家中有養貓、狗的話更提高了跳蚤的發生率。
跳蚤是常年可見的外寄生蟲,針對不同的宿主而有不同種類的跳蚤,也就是所謂的「專一性」,例如貓有貓蚤、犬有犬蚤及在人身上的則為人蚤…等。但是,偶爾也會有犬蚤跑到人身上寄住的情形,在寄生蟲學上稱為迷入(寄生蟲跑錯宿主了)。簡單來說,就是當犬蚤找不到狗,或因失誤跑進人的身上時,為了生存,也不得不吸幾口人的血液。

跳蚤之生態習性
跳蚤的生活史
包括卵、幼蟲、蛹、成蟲四期,整個生活史約15-33天成長。
1.卵:雌蚤通常在寄主身上產卵,但卵無法粘附住寄主,因而掉落在地上或寄主之窩巢。卵呈卵圓形、色淡、光滑、常混以塵芥,肉眼可見。在溫暖季節,數日內孵化成幼蟲。
2.幼蟲:淡黃、蠕蟲狀、眼瞎、忌光、咀嚼式口器,以塵芥裡的有機質及成蚤未消化之「血便」為食。幼蟲蛻皮兩次三齡,夏日一週內老熟化蛹。
3.蛹:蛹產於繭內,且常覆蓋一些有機碎屑,所以難得一見;溫暖季節蛹期5天。
4.成蟲:當寄主動物趨近蚤蛹時,蛹受到震動或寄主體溫之影響,即羽化為成蟲;成蟲在吸血前後均極耐飢。據稱在缺乏食物之下,可耐飢一年之久。成蟲在不吸血時,常隱身於地板之隙裂縫、地毯、粗糙的纖維或一般的塵芥碎屑裡。
最令人困擾的是在蛹的階段了!如果環境不是那麼合適的話,跳蚤可以在蛹的時期,待上數個月以上的時間。因此,一旦家中發現跳蚤的話,要有長期防治處理的心理準備。

 跳蚤一旦跳上寵物,就能在24~48小時內交配產卵,一隻跳蚤一天可以產下50顆蚤卵,這些卵可以在一個月內發育成新的跳蚤跳至寵物身上寄生。而新的跳蚤又會產下新的蚤卵,如此一來,寵物就會不斷地被跳蚤感染,而且感染的數量會越來越多。

 

跳蚤的危害
跳蚤叮咬與蚊蟲叮咬不一樣,當跳蚤叮咬人時,會分泌一種出血唾液,破壞人體皮膚之表皮組織,使得被叮咬部位除了痛癢外還會出血;所以皮膚上留有紅點;當跳蚤叮咬時不只叮咬一處。
跳蚤會傳播許多傳染病,諸如鼠疫、蠕蟲病。鼠疫係由印度鼠蚤傳播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鼠疫桿菌遍布於地球溫熱帶地區之鼠群;除印度鼠蚤外,亦有數種蚤類是次要病媒。印度鼠蚤糞便另可傳播立克次體之鼠型斑疹傷寒。此立克次體亦存在於鼠群,並由蚤類媒介傳播給人。此外,蚤類為狗、鼠、寵物及人體多種腸道寄生蟲之中間宿主,。有些人或動物對蚤叮咬特別敏感,奇癢難忍,呈過敏現象,有的人則不痛不癢,毫無感覺。

 

蚤類經常發生的場所
室內:
◎地板隙縫中、地毯內或地毯下
◎寵物身上、窩巢內及周圍地板、睡墊中。
◎室內各處角落。
◎經常積有灰塵處。

室外:
◎屋外角落陰暗、多縫處、附近樹下土壤表層內。
◎室外貓、狗等動物棲息處、排泄處。
◎陽台上雜物堆積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