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介紹

蟑螂分布在全世界人類居住的城市內,是各種傳染性疾病的媒介。台灣夏季溫暖潮溼,是最適合蟑螂生存的環境,根據統計,夏天蟑螂出沒數量是冬天的8倍,蟑螂不僅身上藏有許多病菌,易引發過敏外,牠們甚至還會咬傷小嬰兒,因此除了定時加強家中清潔外,也要減少家中廚餘堆放,才能避免家具縫隙成為蟑螂生兒育女的巢穴。
在台灣,常見的蟑螂分別是美洲蟑螂、澳洲蟑螂、德國蟑螂、棕帶蟑螂等。由於蟑螂的外型是橢圓扁平狀,遇到攻擊時,可以瞬間遁入牆壁、地板、器物的縫隙,平常便於躲藏在狹窄的縫隙內,減少被天敵滅殺的機會。

 

 

蟑螂的生態
蟑螂的生命周期分為三個階段,即卵、若蟲和成蟲。若蟲的外貌與成蟲相似,只是體型較小、沒有翅膀和沒有繁殖能力;蟑螂特別喜歡溫暖、陰暗而且潮溼的地方,戶外以排水溝最為常見,室內以水源、食物多的廚房、餐廳垃圾桶等區域最多,蟑螂會找到縫隙築成蟑螂窩,扶育下一代。只要有食物的地方均可能出現蟑螂。

 

 

 

 

 

蟑螂的習性
蟑螂是群居動物,種類有幾仟種。蟑螂在水源和食物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存活90天至1年。一般家庭若發現一隻蟑螂,其總數可能超過兩萬隻。牠們不僅會吃死昆蟲、動物的血及死屍,若是睡著的人嘴邊留有食物,牠們甚至會去咬熟睡中人體的嘴巴。蟑螂在晚間最為活躍,而晚間8時至凌晨3時是蟑螂的交配時間。公蟑螂一生能交配多次,母蟑螂一生只能交配一次,便可終身產卵。蟑螂屬雜食性昆蟲,什麼都吃,如頭髮、頭屑、膠裝書的黏膠,甚至會啃食嬰兒的眼睫毛。但較喜歡食澱粉和醣類且各種食用油都是蟑螂的最愛。蟑螂喜歡吃同類的糞便和屍體;尤其蟑螂在食物不足時會互相殘殺,並且會分食同伴屍體。

 

 

蟑螂可引致的危害
死蟑螂及其排泄物會分解成小小粒子飄散於空氣之中,易引發氣喘等過敏性疾病。若用拖鞋打蟑螂,可能讓蟑螂屍體散發更多過敏原。蟑螂引起過敏的蛋白質可能來自唾液、排泄物、分泌物、脫落的表皮和蟑螂的屍體。漂浮在空氣的過敏原中,蟑螂是重要過敏原之一,能引發氣喘疾病。蟑螂會排出難聞的分泌物,令其爬過的食物變質;蟑螂身體表面帶有病原體,可令人患病,包括食物中毒、噁心、嘔吐和腹瀉;蟑螂體內帶有多種有害微生物蟑螂的排泄物和蛻下的外殼含有一些致敏原,可令人出疹子、流眼水和打噴嚏。3.蟑螂會傳播四十多種對人體有害的病菌。

 

 

居家常見的蟑螂


澳洲蟑螂(Periplaneta australasiae)
澳洲蟑螂亦近似於美洲蟑螂,只是個體略小,顏色深暗褐,源自於熱帶非洲,現已廣布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澳洲蟑螂比美洲蟑螂需要較高的氣溫,最近由於各地之生活水準提高,禦寒設備較佳,此種蟑螂之生存機會亦隨之大增,其棲息場所與美洲蟑螂相仿,常混雜在一起。
澳洲蟑螂體長27~33mm,體色為暗褐色,其前胸背板周緣為一封閉明顯之黃色輪紋,環內為深褐色。前翅前緣脈基部(即外緣室)有粗大的黃色斑紋左右各一條。末齡若蟲,於其腹部的每一節邊緣,具有明顯的淡黃色斑點。
澳洲蟑螂之生活史大抵與美洲蟑螂近似,平均每個卵鞘內有22~24個卵,較其他種蟑螂,具有明顯的植食性,是許多溫室栽培作物的重要害蟲,但在住家亦可咬蝕衣物及書畫。

 

 

美洲蟑螂(Periplaneta americana)
美洲蟑螂源自於熱帶非洲,為一大型的住家蟑螂,體長35~43mm,全身為紅褐色,具發育完整的翅膀。其前胸背板淡黃褐色,中央具兩顆赤褐色大斑。美洲蟑螂性喜溫暖、潮濕之環境,而台灣地區之高溫多潮濕最適合此種蟑螂之孳生繁殖,為台灣一般住家最多、最常見且最活躍之蟑螂。美洲蟑螂大多發現於地下室、排水溝、污水池、糞坑,尤其是沿著水管處。在許多城市,每於豪雨之後,排水系統淹水,自建築物的底層,發現有大量的美洲蟑螂逃離擁出。
美洲蟑螂卵鞘(ootheca)長約9mm,寬約4~6mm,形狀有如紅豆,產下時多黏貼於器物的表面,並以一種特殊的分泌物,参雜著一些木屑或紙張碎片,覆蓋其上。每一卵鞘有16個卵,排成兩行。蟑螂若蟲的胚胎在卵內完成其發育之後,所有的若蟲即自卵鞘逸出,蛻下它們的胎衣,而成為白色無翅的蟑螂若蟲。約十分鐘後,體色漸漸變深,而迅速的活躍行走活動。其後平均每隔月餘脫皮一次。美洲蟑螂若蟲於發育至第3或第4齡期時,始出現翅芽。美洲蟑螂,天氣悶熱時,可在街燈下,靠著滑翔而飛行相當的距離。

 

德國蟑螂((Blattella germanica)
德國蟑螂為分布最廣之ㄧ種住家蟑螂,幾乎遍及世界各地。又因其生活史短,繁殖潛能強,故為室內之最重要害蟲。德國蟑螂亦為住家蟑螂中個體最小的一種,長10~15mm,呈黃棕或淡黃褐色,故又稱茶翅蟑螂。其前胸背板,具有兩條黑色縱帶。黑色縱帶中央為一淡色條紋,有時可做短距離之滑翔。雌蟲交尾後數日,在腹部末端形成卵鞘,自交尾孔突出,卵發育期間,卵鞘並未脫離母體,由雌蟲將卵鞘夾在腹端,直到卵發育完妥行將孵化為若蟲時,才脫離母體。此產下的卵鞘,隨即被孵化的若蟑螂打開。卵胚胎發育孵化期間因有母蟑螂之保護,故德國蟑螂之卵鞘遭受寄生蜂寄生的機會幾乎等於零。卵鞘形如荳萊,平均長8.4mm,寬3.6mm,鞘內卵呈二列並排狀;每一雌蟲一生可產卵鞘4~9個。每一卵鞘內之卵數平均約38個。德國蟑螂之直腸細胞能分泌一種強力引誘劑,使得該種蟑螂有群聚之作用,此種分泌物稱為「群聚費洛蒙」(Aggregation pheromone),此亦可說明為何德國蟑螂皆喜好群居之原因。德國蟑螂並不源自於德國,而係來自非洲。此種蟑螂為公共場所最常見的一種害蟲,常發現於廚房、旅館、醫院、餐廳、飯店、電影院、食品工廠、長途列車、船艙、機艙及其他溫暖潮濕的地方,例如垃圾推置場等。在餐飲食品工廠則呈最普遍且獨佔的蟑螂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