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蚊介紹

 臺灣地區的蠛蠓亞屬種類共有 24 種,其中只有臺灣鋏蠓【Forcipomyia(Lasioheleataiwana (Shiraki)】及三地鋏蠓(Forcipomyia anabaenae)二個種確定會吸食人血,尤以臺灣鋏蠓是目前在本島為害最嚴重的一種小黑蚊,在猖獗地區,居民的日常生活深受其擾。小黑蚊就是俗稱的「黑微仔」或「烏微仔」,也有人叫牠「小金剛」。雖然名稱中有個「蚊」字,但小黑蚊並不是蚊子,而是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雙翅目、蠓科(Ceratopogonidae)、鋏蠓屬(Forcipomyia)、蠛蠓亞屬(Lasioheles)的衛生害蟲。



小黑蚊的生活史

小黑蚊為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由卵至成蟲約為20-30天。雌成蟲嗜吸人血,於吸血後懷卵3-4天即可產卵,卵產於潮濕之土表,雌蟲平均產卵約40-80粒,卵期約2-3天。幼蟲陸生,共四個齡期,以地表的藍綠藻或綠藻等為主要食物(青苔),幼蟲期約9-12天。蛹期3-5天。紀錄指出羽化之後雌蟲壽命可達42天。

 

小黑蚊吸血習性
一天之中,白天均為雌成蟲易吸血時段,高峰約在上午11點至下午3點。黑後則完全停止吸血活動。一年之中,小黑蚊易大量危害於春雨過後至秋季末,冬天相對減少。雌蟲主動搜尋寄主的行為不明顯;平時隱匿於棲地當感應到人的氣味時才會起飛前往吸血,所以走動時不會被小黑蚊叮,而是停下腳步、或坐下休息時才會被叮。因此小黑蚊的活動範圍往往侷限於棲地數十公尺範圍內,這也是小黑蚊在社區經常呈現局部性分佈的原因。小黑蚊蟲體小、習性低飛,所以小腿、腳、手背、手肘等為其主要叮咬部位;通常其危害場所多在平地,二樓以上則較少有小黑蚊的危害。此外,小黑蚊習性偏好活動於光、暗交界處。至於產卵場所,試驗證實懷卵雌蟲不會在黑暗處產卵,自然界中雌蟲產卵於潮濕、光亮、有青苔滋生的地方。

 

小黑蚊的形態特徵
成蟲
小黑蚊是一種微小型的吸血性昆蟲。小黑蚊的成蟲體長僅約 1.4 毫米,頭部黑色,觸角及口器深褐色,胸部及腹部都呈黑褐色。雌蟲和雄蟲外觀上最大的差異,在於雌蟲的觸角上長有稀疏的短毛,觸角第二到第九節呈念珠狀,而末端 5 節有明顯延長的現象。雄蟲的觸角上生有長毛,也就是呈鑲毛狀,僅末端 4 節明顯延長。另外,雄蟲腹部末端有一對基節粗大的把握器,可以讓交配的過程順利進行。卵的長度約 0.3 毫米,呈長橢圓形,一側微彎。

 

幼蟲
初齡幼蟲頭部呈深褐色,體色淡黃、略透明。老熟幼蟲的頭部呈深褐色,身體黃褐,體長約 2.7 毫米,在胸部及腹部背方長有火炬狀的刺毛,身體的最後兩節背部各具一對頂尖朝後的號角狀突起。蛹體長約 2 毫米,剛形成的蛹是淡褐色,羽化時則轉變成深褐色。蛹在前胸兩側有一對呼吸管,蛹體背面長有許多小瘤突。

 

 

 

 

小黑蚊生態與幼蟲孳生源
最適合小黑蚊發生的溫度範圍在18-32℃之間,因此小黑蚊在台灣呈全年發生,其密度呈春夏季高、冬季低的季節性變化。潮濕環境又為影響小黑蚊孳生的主要因子,通常年度春雨或梅雨季節後,是小黑蚊開始年度大發生的時間。
小黑蚊幼蟲陸生,主要取食藍綠藻與綠藻等藻類,這些藻類孳生於潮濕的土壤表面,或是地表石、磚、水泥等結構的表面與縫隙中,呈現綠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青苔」。以台灣高溫多濕的氣候條件,環境中會滋長青苔的地方到處都是,也都是適合幼蟲孳生的棲地。常見的幼蟲孳生源為居家、社區中裸露土表的青苔滋長處等等容易滋長青苔的地方。此外,小黑蚊幼蟲不會孳生於水中,蛹在水中也不會羽化。

 

小黑蚊對人類的為害
小黑蚊成群叮咬人體,時有所聞。成蟲主要在白天活動,特別喜歡吸食人血,常叮咬人體腳部、手、脖子、臉部等裸露的部位,尤其以離地面較近的小腿最常受害。小黑蚊必須吸食血液才能繁殖後代,就像蚊子一樣,只有雌成蟲才會吸食人血。當牠吸血時,常緊貼著人體裸露的皮膚。由於蟲體微小,受害者往往不易察覺,被叮咬後,患處隨即紅腫,奇癢難忍,體質比較敏感的甚至需要就醫治療。所造成的紅疹常持續數日,嚴重時症狀可以持續 10 天以上。至於持續時間的長短,則因個人體質的不同而有所差異。